昨天下午,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介专业委员会、上海易居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城市发展运营商高峰论坛在津举行,各方就当下房地产市场现状各抒己见。专家表示,未来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有效解决部分百姓住房问题,开发商也可以通过四种途径成为地产寒冬中的“楼坚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何琦表示,房价降三成是误传。
保障房建设应加大力度
与会专家认为,未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成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普通的老百姓很多人应该租房。”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董事会联席主席兼总裁周忻表示,借鉴香港模式、新加坡模式,大力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将成为民生重要保障,住宅市场的另一半才是商品房。“我们说房地产不仅是商品,也是民生问题。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商品房市场,是一个完全可以、至少是有希望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的市场。”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何琦表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下一步怎么走,有些人说降30%,实际上我认为30%纯属误传,这只是金融机构自己对自己的压力测试。”
房企四招成就“楼坚强”
房地产行业的寒冬来了,这对房企来说是否是个解不开的“死结”?周忻给出了4个发展方向。
第一,精品战略。“很多开发企业碰到市场不好的时候并不着急,而是把产品做得更好,在产品上做更多的投入和附加值,这是一个方向。”
第二,城镇化。“很多大企业,特别是一些流动性很强的企业,在新形势面前,几乎都统一步调地往二线以下、三线、四线城市突破。大家都看好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决胜的区域不仅仅在一二线,更在三四线城市。”
第三,商业化。“很多开发商认为现在调控的是住宅,好像没有涉及商业地产。其实,商业地产和大规模住宅领域的项目在思维逻辑和模式上是不一样的。希望原来有基础的开发商在这方面做一部分转型,但是不要放弃住宅。这也是部分房企目前在走的方向。”
第四,房地产与产业结合、与人群结合、与互联网结合、与新技术结合。“就房子本身研究房地产是一个错误,或者说是一个狭隘的东西。”城市快报